1.现在小麦生产施肥上有个误区,认为底肥施足了,就不需要追肥了。
首先大家应明白,氮素是构成小麦生长最基本的物质,但是,氮素相比磷钾是一种不稳定的肥料因子,在土壤中容易流失(渗入地下水或挥发到空气中),换句话说:氮素不像磷钾一样可以土壤中稳定的贮存起来。另外,生产上用的氮肥,肥效期都不长,速效性氮肥(硝态氮、碳酸铵、氯化铵、硫酸铵等)一般只有不到25天,肥效期较长的尿素也只有60天,长效尿素也只有100-130天。
所以,生产上一般氮肥一次施入量不能太多,要每次少量多次施入。生产上,底肥施入的氮肥,到小麦需氮盛期(拔节期到抽穗扬花),基本上也没多大“劲”了。这也是小麦生产上小麦底肥并不能代替追肥的原因。
2.底肥施入太多的氮肥不但没好处,还适得其反。
底肥过量施用氮肥不仅会对小麦产生危害,同时也会对土壤产生危害。一般底肥氮施入量过大,会造成冬前或返青期麦苗旺长,旺长的麦田很容易造成冻害。
3.氮肥是小麦最重要的元素,对小麦的产量影响非常大。
对小麦来说,氮肥是构成小麦生长最基本的物质。氮肥对提高小麦产量、改善小麦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。如果小麦缺了氮肥,则生长缓慢,矮小瘦弱,叶片窄而薄,叶色发黄,甚至早熟早衰。小麦分蘖期缺氮,分蘖就会困难,从而会减少有效穗数。幼穗分化期对氮的需求量也很高,如缺氮则小麦穗小。抽穗以后土壤供氮水平对提高小麦粒重极为重要。
4、小麦要高产追肥是关键
小麦生产上一般通过追肥可以有效解决氮肥,肥效期短的问题,追肥时间要因苗而异。对于旺长麦苗以及小麦壮苗来说,在拔节期追施氮肥最好。这类苗追肥过早,会产生大量的无效分蘖。
对播种较晚或播的太深冬前分蘖量少或没有分蘖的麦田,在返青期追肥最好。早追肥可以促进春生分蘖成穗。
今年小麦在墒情充足的条件下,小麦返青后大部分表现为壮苗,因此适合在拔节期前后追肥。因为开春以来,温度较低,预期,今年小麦的起身拔节较常年会延后,估计在3月20日前后。因此,大部分麦田可以在3月15日以后开始追肥。追肥量,尿素可以控制在10-15公斤,不易过大。
因为生产缺少小麦追肥机械,生产上,小麦追肥大多采用地表撒施的方法。注意如果撒施后没有降雨,要及时浇水,水量不易过大。有施肥机械的可以先浇水后施肥。
看完这篇文章,目的是让你明白:底肥量再大,也不能代替追肥。要想小麦产量高,拔节前后追肥不能少!!